-
1994年,湖北荆门的一座古墓被盗,专家在其中发现了一具女尸,出人意料的是,看到女尸后,大家愤怒至极,立即要求枪毙三名盗墓贼,引发了当地强烈反响,那么,这具女尸到底有多珍贵,竟让人如此震怒呢?
这具战国女尸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的郭家岗一号楚墓。墓葬属于战国中期或早中期,那时候的楚国文化正繁盛。女尸下葬时年纪在65到70岁之间,身高大约1.60到1.62米,血型是AB型。她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湿尸,比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早了200年左右。尸体外形基本完整,皮肤呈暗褐色,内脏干瘪但还能辨认。肠道里检测出华支睾吸虫卵和鞭虫卵,这些寄生虫痕迹已经崩解,但为研究古代疾病提供了线索。结缔组织里的胶原纤维还留存,四肢关节能弯曲,肌肉按压有弹性。她是楚国女性,墓里随葬的丝绸衣物品种多,包括绢、针织绦和锦。这些织物机械强度好,超过马王堆出土的,但很多因破坏残破了。提花织锦上有对龙对凤对鹿纹图案,这是之前没见过的。墓地位于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属于纪山楚墓群,有300多座楚墓。女尸被挖出时赤身裸体,四肢弯曲,颈部有绳索勒痕。臀部、小腿、右手和踵部皮肤大面积破损,髋关节和颈部骨骼脱位,头部有4厘米长伤口。这具古尸对研究战国楚文化、尸体保存机制和古代病理有重要价值。现在保存在荆门市博物馆,继续供专家研究。
1994年2月,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的几个本地村民组成了盗墓团伙,对郭家岗一号墓下手。他们在元宵节前夜,带着铁锹、镐头等工具,在雪地里挖开墓室。第一次行动进了头厢,撬开棺椁,盗走200多件文物,像镇墓兽、青铜鼎和漆木杯。这些东西在黑市卖了2万多元,每人分到几千块。没几天,他们又回去,挖边厢,拿走一对木桶、一只皮鼓、一只铜鸟、三个古瑟、一根矛和两个铜砣。这些卖了1万3千元,每人就几百块。第三次,他们打开棺木,看到女尸,用斧头凿子扩大窟窿,用绳子套脖子把她拖到地面。盗墓贼扯掉头发,试着撬开嘴找珠宝,用刀斧剥丝绸衣物。女尸关节弯曲,肌肉有弹性。他们把尸体拖到30米外泥水洞,推入几米深的水里,用黄土埋上。回去后,继续翻棺里的被子和丝绸,搜刮头厢边厢剩的文物。因为分赃不均,村民内讧,有人匿名举报公安。警方抓了郭孝平、李立新、李华等人。考古队在泥坑挖出女尸,发现全身发黑,脖子勒痕,皮肤破损,骨骼脱位。专家鉴定这是战国湿尸,能提供战国社会生活、丧葬习俗和医疗技术资料。盗墓毁了尸体,大家看到状况气炸了,要求枪毙郭孝平、李立新、李华三人,这事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
警方接到匿名举报信,信里点名郭孝平、李华、李立新等人的盗墓事。在村里走访调查,很快就抓了郭孝平。他在审讯中交代三次盗掘细节,包括怎么处理女尸。其他团伙成员有的投案,有的被捕,总共24人涉案。考古队4月14日从泥坑追回女尸,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5月10日鉴定,确认是完整的战国女性湿尸。警方追回部分文物,有7件一级文物,像菱形纹夹袄残片、对龙对凤对鹿纹锦被残片和虎座鸟架鼓。这些文物被毁坏严重,墓里清理后没剩啥。1995年5月25日,荆门中院在盗墓现场开公判大会,郭孝平、李华、李立新三人判死刑,当场执行枪决。其他成员判有期徒刑。女尸现在在荆门博物馆保存,用于研究。这事提醒大家,盗墓不光偷东西,还毁历史,损失的信息补不回来。
这具女尸的遭遇,让人想想就觉得可惜。它本该安静躺在墓里,给后人讲古时候的故事,结果被几个贪心的家伙搅和了。盗墓贼的举动不光毁了文物,还让大家对文化保护多想了想。古尸的价值在于帮我们了解战国楚国的日常生活,从丧葬到医疗,都能挖出点东西。比起马王堆的辛追,这具更早,研究空间大。可惜破坏后,很多细节丢了。专家气愤不是没道理,这等于丢了块历史拼图。盗墓案破了,三人被枪决,算是给了交代,但损失是永久的。想想那些丝织品,本来能展示楚国手工艺,现在残缺不全。整个事件闹大,当地人议论纷纷,提醒大家文物不是随便碰的。举报